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9000年历史从这里翻开——澧阳平原古文化遗址系列报道(一)

时间:2011-6-26 09:47:24 来源:未知 作者:常德日报 点击:6508次

    澧阳平原,一块由洞庭湖和澧水用神笔画就、以盛产稻谷棉花油菜而闻名的肥庶之地,一个正让全世界史学家、考古学家瞠目、充满神秘色彩的平原!正是莺飞草长时节,记者专程前往这个装满史前文化遗址的“仓库”,进行了实地采访。
位于澧县大坪乡孟平村境内的彭头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土包,祖祖辈辈世居于此的村民谁也没有想到这里会有什么古文化,只是平日耕作时,田里的“瓦砾”特多,经常刺脚扎手,很烦人。
    1986年3月.这里突然来了一群年轻人,为首的是现澧县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长封剑平。他们在田边捡了不少瓦片,一看便惊得叫出声来:这是古陶片。送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比推论:这些古陶片可能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陶片。这一推论引起了国内知名考古专家的浓厚兴趣,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严文明、邹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志敏等先后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现场,观察、研究后一致认定:彭头山的陶片是迄今国内年龄最大的。
经过两年的精心勘测和准备,1988年10月,由省考古所副所长裴安平和澧县文管所所长曹传松带队,开始现场发掘。曹传松还记得,开挖那天,天气晴朗,围观的村民特别多,大人小孩都来看稀奇,村民们还将饭菜送到工地,并帮助维护现场。向下只挖三四十厘米,一件件文物便显露出来,有形似夹心饼干的夹炭红陶、造型别致的罐钵、打磨而成的各式石器等,装了一箱又一箱。
    当20多个探方同时挖到1米多深时,发掘者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个具备相当规模的古人类聚落遗址叫人怎么也绕不开视线,残存的房基和柱子洞、不规则圆形土坑和用红烧土垒筑而成的残墙,夹裹在陶片中的大量稻壳……仿佛让人一下子穿过“时间隧道”,看见了9000年前的人们,他们或辛勤劳作在稻田里,或嬉戏于低矮的茅屋内……就在这被考古专家们拉回来的历史镜头之中,9000年前的故事,于在场的人们仿佛就在昨天。
    两个多月的艰苦发掘,考古专家们为澧阳平原的古代文化掘出了两顶古朴而辉煌的“帽子”,一顶为全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另一顶则是全世界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迹。为人工栽培水稻的发祥地。于是,1993年,“彭头山文化”名正言顺地被正式写入了武汉大学考古系的教科书。
    从彭头山往西北2公里,便到达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境内的城头山。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那是在1979年7月,曹传松与同所考古队员王本浩去临澧县九里乡考察楚墓,下午返回时.经过车溪乡南岳村。蓦然回首,竟发现公路不远处有一环形土岗,四周是堰塘。这种地形在一马平川的平原是极其少见的,会不会是什么古遗址?考古工作者的脑子里立即闪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俩再次乘车来到土岗处,仔细观察,当他们正为这里何以黑土如此之多发生疑问之时,赶来看热闹的当地老人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很久以前便留传下来的关于城墙的神秘传说。
    传说归传说,到底有没有城,还需要科学依据。因为据《澧州志》记载,澧州出现城池,只能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距今只有1400多年。5000年前怎么会有古城?但曹传松根据土色和地形特征判断,确定认为这全是一座古代城址,他将此判断报告给了省考古所。1991年,由省考古所主持进行了第一次实测和发掘。结果证实,被人们称为城堡的高岗呈环形,直径约340米,土墙4米多高,墙外环绕着一条“河”,宽约40米。然而,它究竟是不是古城?是什么年代的古城?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11月14日,曹传松与湖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单先进带领6个民工再次冒着严寒上了城头山。探坑选择在城墙西南角,只挖3天,一条宽1.5米、26米的探沟便将城墙墙体切开,裹着时代内涵的文化层出现了,透过那十分明显的人工堆积的痕迹,曹传松断定:此处必属城墙无疑。在这里,他们挖出了4000年前龙山时期文化层,也挖出了4800年前的屈家岭时期文化层。在屈家岭文化层中,他们发掘出了陶簋、高领罐等文物。曹传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夜赶回县城,拨通了省考古所何介均所长的电话,报告这一特大喜讯。因为,他心中有数,即使这里只是4800年前的古城,也是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之一。
    1992年10月,秋收过后,由省考古所拨款6万元,何介均亲临现场指挥,开始了第二次发掘,400平方米的表土揭开,城址东门露出了神秘面容。墙体剖面上,从上到下4个文化层格外显眼。最底层堆筑的土层被现场推断为约6000岁。6000岁!中国最古的城址!正当人们沉浸在澧县发现了6000岁的古城的喜悦之中时,工地再度传出喜讯,城头山挖出了一个世界之最——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稻田:一块30多米长、4米多宽的稻田竟然被压在墙体之下,田里遗存着许多谷粒、稻叶和稻茎,一个挺“新鲜”的田螺沉睡在田埂边上。1996年12月,城头山古城址6000岁的年龄得到了全国知名专家的进一步认定,并准确测算出,稻田的年龄达6500岁!
    第三次发掘是1993年。此次集中了全省最精干的考古工作者,拉开了大会战的架式。大规模的挖掘,使城头山神秘的面纱又被揭开一层。城南门壕沟淤泥内,出土了水稻、冬瓜、葫芦等近100种植物籽实,由于淤泥隔绝空气,籽实保存完好,葫芦瓜出土时仍呈金黄色。此外,还出土了牛、鹿、象、猪、鸟、鱼、螺、蚌等多种动物骨骼遗骸,有榫卯结构的木构件、穿洞安足的凳面、精致的木桨和船艄,还有墙外用来裹土挡水的芦席竹席麻布等织物,原来,这里是一座进出聚落的木桥。城中还发现了大型制陶作坊区,被清理的7-8座陶窑、圆形的拌料坑等重见天日,现场还遗存大量的红烧土和陶器。
    这的的确确是一座城,一座古老的土城,它用丰富的内涵-展示着澧阳平原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
    位于梦溪镇五福村有一处名叫八十垱的古文化遗址,这里出土了令国人自豪的“八十垱古稻”。
    八十垱是八十年代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从1993年到1 997年.5年时间,先后挖了6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由于文化层正巧处于古河床上,地下水特别多,发掘组为此特意买来一台抽水机抽水。当挖至地下五六米深处时,黑色淤泥稀荡稀荡,一抽水,黑泥底下大量沉积的遗物喷涌而出,忙煞了现场的工作人员。最壮观的景象是大量的稻谷直往上冒,而且刚冒出时还呈金黄色,不久便变成灰黑色了。经现场漂洗和清点,共有1. 5万粒,装了满满一大盘。
    中国农业大学的水稻专家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与鉴定,确认这些稻谷沉积古老地层已约9000年,几乎与彭头山同时代.其数量之多,超过国内其他地方已收集的古稻谷数的总和,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些稻谷外形已接近现代的籼稻和粳稻,专家们将它们定名为“八十垱古稻”。
    在距城头山不到10公里的涔南乡复兴村,记者还看到了一座已经探明并进行过试掘的古城址,当地人称它鸡叫城,其规模比城头山还大,也呈圆形,直径达400米。这表明,澧阳平原上不仅仅只有一个城头山古城址,而且有一个古城址群。

(原载1998年5月4日《常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