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快讯

城头山:打开一座中国最早的城

时间:2011-11-26 11:04:36 来源:未知 作者:湖南日报 点击:8524次
桃子、葡萄、李子等蔬果必不可少。吃剩的骨头、果核和破碎的麻布等生活垃圾一起,被扔到南城门的壕沟里。一支精美的船桨也被遗弃了。当年是谁握着它,乘一方小舟,顺水而下?

    晚饭后还有活动。先去西面的社庙里拜拜,感谢神和祖先赐予的美好生活。然后去大道斜对面的作坊中心——制陶区逛逛。小小的区域里,陶窑就有8个,泥料坑、贮水池、制坯凉坯的工棚一应俱全。制作者就地取材,一条龙生产销售。各式各样精美的陶器还被装载上船,通过南门的渡口,远“销”城外。

    高度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手工业、商业、水上交通,编织出城头山人的幸福生活图景。

    3  最早最完整祭坛中的王权初现

    屈肢葬墓、首领墓中的小孩头骨和陪葬的妻妾……城头山“已进入古国”(已故中国历史博物馆前馆长,著名考古专家、史学家俞伟超语)了吗?王权制度的影子已在6000年前的城头山的历史天空上掠过。

    镜头一:氏族墓葬区

    “死”与“生”在原始人眼里同样神圣,因此,他们的氏族墓葬区被规划在城中心稍偏西北的重要位置。除非时运不济被拉去陪葬或殉葬,绝大多数人都能在这里安息。

    曹传松推测墓葬的方式有两种。尸骨放在陶罐里的叫瓮棺葬。夭折的孩子的尸骨被放入陶罐,客死他乡的人也采用这种方式。在城内正常死亡的,或者有身份的人选择了土坑葬。阶层分化,贫富、贵贱的差异在这里一览无余。

    500多座时代不一的墓葬,4000多件陪葬陶、石、玉器,重重叠叠“挤”在400平方米的发掘区里。大多数人只有1-2件陪葬品,而最富足的墓主人被100多件陪葬品包围,其中还有很漂亮的玉器。

    镜头二:最早最完整的大型祭坛

    祭祀,原始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可有关的遗迹却迟迟没有出现。1997年,它终于在古水稻田的上层初露端倪。

    那是一组5800多年前的重要墓葬。部落首领颈戴精美的玉璜,在两位陪葬妻妾、四位殉葬者的“簇拥”下,以最尊荣的姿态长眠。首领与妻妾头朝东,从北到南排成直线,仰身直葬。首领骨架左侧有一个小孩头骨,40多件当时的名贵物品——磨光红陶器、精美玉器、石器随葬。这是当时我国发现最早的殉葬、陪葬墓,成为很多学者认为“城头山进入古国”的重要依据。

    墓葬旁边有一个个不规整的坑,没有随葬品、被捆绑双手的人骨与兽骨交杂。中间有隆起的土堆。

    秘密终于在第二年冬天揭开。土堆完全在平地堆筑,用黄色纯净土夯打而成,略成椭圆形,中间高,向边沿倾斜,是祭坛。上面有放着椭圆形大卵石的大坑,数十个堆满稻谷、稻米、陶器、兽骨的深坑,是祭祀的物品。祭天祭祖,祈求丰收,出征前要祭,打猎前要祭,出门“办货”前也要祭,还要载歌载舞一番。在人类诞生的初始阶段,他们以此为支撑,艰难前行,用勤劳和勇敢为后来的我们在混沌的宇宙中点亮最初的曙光。

     小链接

    与城头山亲密接触的6种方法

    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已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城头山为龙头的大遗址保护特区即将建立,用你的热情去拥抱这片闪耀着先祖智慧的土地吧!

    ★收集《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

    2005年11月6日,1180万枚面值为80分的《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的首发式在常德澧县举行。该邮票以城头山古城遗址为背景,从左至右依次展示了当时的彩陶杯、石钺、折腹碗和镂空圈足豆。

    ★聆听歌曲《先祖的故园》

    城头山主题曲。2005年由湘籍“鬼才”剧作家石煌远以澧县城头山文化为背景作词的歌曲《先祖的故园》由中央电视台制作MTV发行。

    ★观看央视大型专题纪录片《古城·古墓》

    2006年,介绍城头山遗址发现、发掘经过及其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大型专题纪录片《古城·古墓》制作完成,并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

    ★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2010年5月1日,“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成为中国国家馆的入馆第一景,展示了生活居住区、陶窑区、墓葬区等几个重要遗迹点。

    ★到城头山遗址博物馆里寻踪觅迹

    即将开建的城头山遗址博物馆里,每一幅照片和每一个出土文物里都有最早城里人城头山人的生活故事。

    ★去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做一天史前人类

    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筹建中,它集科研、教育、游憩为一体。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