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炎帝建都之何在
湖南学者 于 试
炎帝在“三皇”之列,神农氏炎帝;黄帝在“五帝”之列,轩辕氏黄帝。第一代炎帝约早于黄帝五百年。关于炎帝从哪里出发,最后归于何处,愚以为,当从中国西南部出发,进取中原,拓荒生存,然后又从中原退回来。神农氏炎帝在南方形成了强大的部落,以更好的生存为第一目的,发展农耕,融合民族,创立八卦,建立帝都。这帝都就是1991年湖南考古发掘出来的城头山。
人类的生存解决最要紧的是食、衣、住、行。从发展规律来讲,由水上到岸上,由树上到地上,由穴居到木巢,由结绳到刻符,由生食到熟食。那就是说,衣食是从山上树上采集果叶、捕杀动物发展到开辟田地种植稻谷,住行是从睡岩洞而到架木筑土,象形文字出现。
按以上评述,可以认定,长江源头的云贵川湘西武陵山脉,是一支人类的始发地,到神农氏时代,已高度开拓发展,他们物色一块地盘,就在洞庭湖西侧的澧阳平原,建都筑池,把持南方的一统天下。
城头山位于长江中上游之澧水北岸,武陵山脉东向之落处与洞庭湖西向之边缘,远古时代就过渡形成的冲积平原,其大部分在今天的湖南澧县境内。
它没有正规名字,皆里人因有山有水而口耳相传下来,可见其古。山者,不过是高出平原两米的岗而已。城的总占地面积15.2万平方米,从1991年至1998年,已发掘4000平方米。遗址文化包括:城垣、城门设施、早期环壕和后期护城河;居住遗址、制陶遗址、祭坛遗址、道路遗址和墓葬遗址;城垣底层的水稻田遗址。距今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的水稻田遗址,距今6500多年,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①
那么,城头山是缘何所筑?
首先是生存的环境好。介于东经111°与北纬29°之间。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丰沛,可吃用的物种多,适宜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生长。木材多,宜砍伐,又好起房子。城头山以西,是古传八百里黑松林,以北是松澧平原,以东是洞庭湖,以南是澧水。先人们为生存而迁徙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山区过冷或过热;猛兽恶疾,防不胜防;跋山涉水,九曲十环,行动不便;人员分散,不好集中管理和出击,毕竟穴居、树居,死伤过多;而且,物资匮乏。从城头山遗址挖掘的食物来看,发现了近100种植物籽实,包括稻、葫芦瓜等栽培作物的籽实,葫芦瓜出土时还呈金黄色;发现了近20种动物遗骸,如牛、猪、鹿、象、螺、蚌、鱼类和鸟类等,其中有已驯化动物的遗骸;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跑的,田地里种的、养的,尽入囊中。
其次,保护部落安全。既要防止野兽的攻击,又要抵挡外敌的侵入。这里,进,可以沿澧阳平原北上,入江汉平原,打入中原;坐船也可顺沅水通过洞庭湖,向东南沿海发展。退,可回老巢武陵山脉云贵高原打游击。在这个山与水相交的缓冲地带,东夷不知,轩辕未来,可谓高枕无忧。但是富裕则防贫穷抢掠,那时候,聚落之间并不为丑。当然,在平区,还要防止野兽的袭击。先人要求保卫安全,不得不为之。先挖壕沟,形成护城河,而将所挖之土,夯土筑城。
第三,由于财富丰足而有多余,便产生或储藏酿烤、或交易兑换,进而出现劳务分工,人口越来越多,无不需要大型聚落场所,无不需要规范和保障。
第四,树立等级尊严。城头山古城:城墙高5米多,底宽30米左右,面宽13米,周长1000余米,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并开东南北三门,城墙之外还围着宽35—50米的护城河。这样大的工程 ,又是在那个远古落后时代(在所有发掘区内,都出土了大量的使用工具,诸如石刀、石斧、石凿、骨针、骨铲、骨耜以及木尺、编织物等),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又要耗费多少时间?谁能领导?可以推想,当时神农氏已经相当富有,储存的财物供民工吃用多有盈余,对外张扬已有本钱,功利之欲已成现实。显示等级尊严,颂扬部落威望,当头者促发,尚在情理之中。②
《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
城头山的区位优势在哪里?
1.山水合一,一马平川。上山骑马,离根不远;下河坐船,东进北上。洞庭湖成天然屏障。历史上没有大的迁徙和战火骚扰。现今的澧县县城位于澧水北岸上,而远古的城为防水灾,则离澧水北岸12里的高岗,周围尚有涔、澹、道小河绕过,背倚丘陵。这条平原长约一百里,宽约十二里左右。环境优雅,百草丰茂,资源丰富,来往轻捷,十分安全。
2.水土养人。土质好,宜于农耕业发展。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特别是水田,需要粘性壤土,固水、粘根、保肥、激长。其“黑褐色土壤剖面CIA值(74.82)远高于上地壳(UCC)的平均值47.96,明显高于黄土高原黄土(63.73)和古土壤(67.36),略高于镇江下蜀黄土(70.45).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比黄土高原黄土和古土壤更强烈的化学风化.CIA指数的垂向变化表明黑褐色土壤剖面经历了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风化相对较弱、风化相对较强4个阶段”.③ ④
先民们尝试到,这种土质种水稻好,水稻成为生存的主食,营养充足且不坏肚子。只有大面积的种水稻,才能养活众多的人口。优质优生,选择对路,决定了地方繁荣。中国是个农业国,应该就是从这时候形成的。
3.由于种养形成的劳动习惯,也培养了他们的勤劳意识、善良意识、团结意识和依赖意识。种养比抢掠安全,比抢掠光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个区位上的炎帝神农氏族是以扎扎实实的农耕出名,造福人民,所以凝聚力强,团结拼搏精神足。炎帝放火烧荒开田,而不放火烧营夺命。
城头山的文明程度证明了什么?
城头山,不仅仅是城,而且具有城市功能。
1.人口密集。城头山城市文化群中的石家河遗址群在不到八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近四十余个聚落。城偏西南,还有400平方米的居住区,清理了屈家岭文化早期的有夯土台基的两栋完整房基。还有一条面宽2米、由红烧土铺成、两旁有排水沟的宽阔道路,连通城址的东、西门。其人口比现代该地区村落还密集,令人震撼!
2.街市成型。有城墙,并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外的护城河长1000米、宽10 米、深3-4米的护城河。城内有两相对开的民居住房数十间。古城的西、南、北三座城门都比较狭窄,而独独紧靠洞庭湖的东城门非常宽大。城门中还有一条通往洞庭湖的宽达五米的卵石大道 。此亘古未有,可算世界之最、世界之早的中心聚落。
3.交易频繁。因为农业的发达,便剌激了手工业的分工和商贸的发展。
农业是怎样发达的呢?可以肯定,稻米充足。从出土文物看, 稻田遗址位于东城门北侧lO余米处的城垣之下,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采取与凹槽两边平行垒筑田埂形成田丘,现已揭露出三丘。这三丘古稻田平行排列着,长度在30米以上,最大的一丘宽4米多。田埂之间是平整的厚30厘米的纯净的灰色田土,为静水沉积。田丘平面平整,显出稻田所特有的龟裂纹,剖面可清晰见到水稻根须。田土中含有不少稻叶、稻茎、稻谷。④联系20世纪80年代前后,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八十当遗址内发现距今8000年左右的水稻种子。尤其在八十当收集到15000多粒,超过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各地收集的总和。它说明人类稻作从此起源。
由于种稻,就派生了生产工具,如竹制品、木制品、骨制品、陶制品、纺织品。这就产生了劳动的分工,出现手工作坊,如竹木作坊,能生产竹席、芦席、木板、木椿、榫卯结构的木构件,能生产作居室防潮用的红烧土及与今日“三合土”类似的地面加固技术等。在南城门坡面上,竖有木桩,木桩间用横木条、苇席、子篾扎成篱笆状而形成紧实的护坡设施。如烧陶作坊。制陶遗址位于城中部。已发掘出8座陶窑,其中一座陶窑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其余均为大溪文化早、中期。这些陶窑,有的专门烧红烧土块作为建筑材料,有的专门烧一种陶器支座。与陶窑组合一起的有料坑、贮水坑、工棚。其快轮制陶技术和破篾技术,在青铜器铁器出现之前,怎么形成的,至今令世人费解! 由于生活稳定,先人们便提高生活品位,出现了酿酒作坊。滤酒的“漏斗形澄滤器”应该是酒文化的最早见证。而玉石作坊,已掌握了切割、钻孔、雕琢和打磨光等要诀。琢玉技法多样,有圆雕、透雕和浮雕。由于互动需要,便产生商品贸易和交易场所。交易形式,当是以物易物。
4.行政管理。古代部落首领是以神灵来管理社会的。上天第一,本民族首领第二,巫师第三,其余德高望重者,分级拥戴。母系社会,女的为首;父系社会,男的为头。有辱神灵者,当即撤换或诛之。古欧洲政教合一,远古的神州,更是政教合一,或者说,政巫合一。人皆自由并自觉,顺从血缘,不过需要聪颖的领头而已。首领也是巫师。如何去探查?可看墓葬祭祀规格,了解一二。
设置在城东的祭坛遗址,呈椭圆形,面积达250平方米的古祭坛和大量祭祀坑。里面发现了祭师墓葬和大量的殉葬品。在祭坛和城墙附近的墓葬中都发现有用活人祭祀和殉葬的现象(距今大约5800前左右)。表示等级已分化。三座圆形祭祀坑内各有长形石、圆形石、小卵石一块,似能代表月、日、星之义,表示古人对上天的崇拜。⑥
城头山的文明程度证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出现,必然极大地促进聚落定居的稳定,促使聚落居民对土地的依赖,并在原有维系氏族部落血缘关系之外,产生浓厚的地域或领域观念。同时,证明了对财产的分割,拥有了私欲,有大富大贵、大贫大贱以及听从天意、尽忠任命的观念。尤其证明了,发展开拓,占有江山,不可能群龙无首,必须是有大领导,有大图谋,有大安排。
城头山与炎帝关系如何?
城头山的城址设计是圆形的。只有神农氏炎帝才懂。他会天文地理易经八卦,如展连山八卦图。整圆为太级,太级分阴阳,阴阳分四象,所以,有东南西北四门;有城中大道,中轴一线。其圆周又比葫芦。古传,女娲从葫芦出,葫芦为南方民族图腾。葫芦主生存主繁荣。其整个可装食,其下部涂泥可温酒;剖开则为瓢觚舀水。所谓“合卺”,就是把两半瓢相合,传统象征结婚生子。⑦葫芦有蒂,蒂向东北。东北为坤,得水得道,于是,由护城河开凿水路通向洞庭湖。现有木桥、桥头堡、城墙、城门、水门等港口设施,运河中发现了船桨与船舵,皆可为证。这难道不能表明炎帝扩大贸易的超世界远见吗?
炎帝神农氏就是一个农业王,他是靠农业发家的。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作茶饮,史迹斑纹。就茶来说,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土陶系列茶具,同澧县太青乡大、小桐山发掘出5000多年前自然演化遗存至今的“澧县小叶”野生茶树群落,经研究鉴定,中华茶文化起源于澧县城头山与万顺(年、寿)桥7000年前的野茶陶杯文化。⑥炎帝是茶祖,在城头山用陶壶煮茶,其末世,在茶陵遇草毒而亡。连陆羽的《茶经》亦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再从酒来讲,城头山周边地区发现的陶觚和温锅,其用途相当于现在的酒杯。类似如釜形的温锅泥质黑陶,高8厘米,口径10.5厘米,口沿外折,倾垂腹,环底内凹,与炉的凸缘形成子母口,便于置于炉上。温锅的功能在温酒,把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锅中添酒,即可给酒加温。这就使炎帝从葫芦生发出制陶作业,因为葫芦宜烧毁,以引起用泥制陶。他还制作五弦琴、弓箭。燃起篝火,端起酒杯,歌舞升平。标新立异的酒文化开始了,醇香波及中原。
回到墓葬上来,整个祭坛大体呈不规整的椭圆形,中间部位最高,向周边倾斜。面积超过2OO平方米,最厚处O.8米。共呈三个类型。从西北向东南一条直线排列五个圆形坑,表示祖宗发脉。接着是一批瓮棺葬,身份低贱。三是一批土坑墓。规模较大,人骨葬于一方形坑底部的右侧,骨架下有板灰痕迹,可能为简单的葬具。骨架上有2颗鹿牙。坑底左侧有一牛下颚骨。四是几个大的灰坑,多类祭物,与祭坛密切相关。值得关注的是,一座出土3O余件陶器的大型土坑墓中,卧一男性成年,仰身直肢;颈部有2件玉璜;骨架左侧置一小孩头骨;其东北和西北角各有一座屈肢葬墓,疑为妻妾。更重要的是,陪葬品中发现了一个比拳头略小的磨得发光的红色的陶鼎,不是用来烹煮的。这当是国家和权力的一种表征。如果是煮饭的鼎,应当很大。可见墓主级别极高,有国都国王之属,似有炎帝的身份。何人能及?
从建城年限与炎帝年限上分析。古城建设分四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大约距今6100年左右。黄帝生存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600年左右,对于黄帝到炎帝神农氏的间隔年数,我们可采用《礼记.祭法》引《春秋命历序》的说法,即‘炎帝传八世’520年。如此,我们得知炎帝的生存年代大致在公元前4100年前后,即距今6100年左右。”⑦两相吻合。可能是,也只能是炎帝策划领导并直接参与了创建世界最早最大的古代城市,并以军队防守。“国家”出现的重要一环,是城市营造。炎帝可谓“华夏第一帝”,开创邦国时代。
《墨子.节葬下》载:“楚之南有炎人国”,当是楚人怀念远祖炎帝建国之说。
是谁激动了屈原和宋玉?
历史上传言炎帝事很多,《易》、《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白虎通义》、《国语》、《列子》均有所载,汉以后更多。例举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夏记》云:“孟夏之月,日在毕,其日丙丁,其帝炎帝。”究其实,炎帝出南方,以火德布天,为不落的太阳。因而,顶礼膜拜,跟踵而上,大有其人,如黄帝,如蚩尤,如善卷,如颛顼,如尧、舜、禹。
常言“北孔南屈”。作为自称“高阳苗裔”的战国后期楚人屈原,流放江南,溯洞庭湖而上,使他们激动而要寻求的应当说是炎帝。屈原的《远游》中就吟诵到“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一息。”“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在《九歌.湘夫人》中,“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湘君》中“捐余琚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都讲到了澧水有兰,南方之佳,炎帝有德。而宋玉的《九辩》也表明了他步屈原之路,“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对于“客居”澧水,不是飘浮,但愿有指望:“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希求祖先保护:“愿皓日之显行兮,云蒙蒙而蔽之。”“皓日”指炎帝太阳神。屈原、宋玉如果不是尊崇炎帝,不会折而来澧水,似当直上沅水。
城头山是否有风水延续?
城头山建设分四期工程加宽加高加固,第一期工程不晚于6000年前,到第四期工程的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公元前4800年,约300年修一次,沿用至石家河文化中期,前后延续2000年。周围遗存。向东16公里有“ 鸡叫城”,再东6公里有“三元宫遗址”;向西6公里有“邹家山遗址”。同期附近还有丁家岗、划城岗遗址。年限往上溯,发现了距今9000年前的彭头山、八十当、杉龙岗水稻遗址。再往上,有距今约50万年虎爪山遗址,是目前湖南最早的古人类活动地点。往下追到战国时代,临澧九澧楚墓群纵横15公里,封土堆近百个。由此观之,文化史迹除夏、商、西周无记外,没有断层,联系很紧密,都是在周前所围。这种人类发展的链接链条,是亘古奇观,可以说是“澧水文化类群”,不能不说是风水宝地,不能不说是炎帝神农氏慧眼识珠,“栽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城头山湮没何时?
此古邦国延续了二千年,消失可能在夏代,长达一千年。为什么湮灭?据《尚书》、《国语》《史记》、《山海经》《禹贡》等记载,其时,洪水滔天,生灵涂炭,炎帝神农氏后裔不得不率部迁徙。他们的北上被打回,只得回老山。黄帝坐江山,炎帝变三苗,三苗变楚人。
城头山永远是人类历史的里程碑。
①何介钧《澧县城头山.新石器发掘报告》一书。
②见《澧县城头山发掘简报》载1999年《文物》。
③毛龙江等《澧阳平原黑褐色土壤常量元素与地球化学特征》。
④高炳康《神农氏炎帝时代气候环境对稻作农业和城的作用》。
⑤于乾松《澧阳人引领的两次历史性大跨越》。
⑥包小村 陈奇志《论茶祖文化》。
⑦阳国胜2010年版《华夏共连山》。
于 是 本名于乾试,笔名于试、弋工。男,汉族。湖南常德人,1946年9月12日出生。1983年毕业于湖南函大中文系。1968年下乡于常德。1976年招工建筑业,1979年转教,1982年转干。有菜农、缝纫、瓦工、秘书经历。自学成才.历任高级教师、记者、编辑、副总编辑、兼职教授。主讲中国文学、文秘档案专业。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学会会员、中国农村中学语文研究员、湖南屈原学会会员、湖南诗词学会会员、湖南易经学院秘书长、湖南炎黄文化理事、临澧宋玉学会顾问,系湖南作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打理过《企业家天地》、《湖南作家》、《湖南教育》《中外教育》、《华人论坛》,任《潇湘在线》执行副总编,担纲理论报刊湖南联络编辑部。著有对联集《四百行业三千对》、《大洋楹联撰》、《十二时联》;论文集《师道》等。散文集《七次亲近你》获2007`丁玲文学奖;短篇小说《捉鬼记》获1985`《民兵生活》中南地区一等奖。书法对联亦获奖多次。名入《中国联谱》《中国艺术家宝典》《湖南优秀教师名典》《湖南当代作家词典》《常德市教育志》。现居长沙,为《和鸣艺展》主编。仍为文字走马,乐观进击,直至灰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