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遗址杂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11-6-26 16:38:11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馆 点击:25179次
生,在许多落第文人的帮助下,借鉴花鼓戏、荆河戏的演唱方法,使渔鼓唱腔一流、二流、三流等不同板式的变化更加丰富。民国初期,民间艺人开始由农村进入城镇集市,从艺学艺者日益增多,出现了职业艺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馆按照中央“戏改”精神对传统渔鼓唱词进行规范整理,弃其糟粕,进一步规范了唱本。1956年渔鼓老艺人马开地演唱的自创节目《马月花学文化》获省级表演奖,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65年郭祖敦演唱的《李定国》获市级创作和表演奖,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曾派专车接郭祖敦到省里为省党代会专场演出; 1972年,澧县民间艺人在文化馆曲艺专干刘恩明的带领下对澧州渔鼓开始进行革新,唱词由原来的七字句变为字数不限的长短句、嵌字句;增加道白和夹白,但不违背原来的2/4节拍;由单人演唱发展为二人甚至多人同台演唱。澧州渔鼓的革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和关注,1973年省委宣传部在新化县召开现场会,澧县文化馆在会上介绍先进经验,《湖南日报》专门发表了《以批林整风为纲进行曲艺改革》的新闻报道。
    澧州渔鼓世代相传,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上世纪50--80年代,澧州渔鼓成为政府部门的主要宣传工具之一。但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传统曲艺的大滑坡,以及外来艺术等新型文化活动形式的冲击,澧州渔鼓又没能及时革新,受传统演唱形式束缚,其演唱节奏太慢,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适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化。加之人们的就业选择增多,年轻一代不愿从业澧州渔鼓演唱,目前澧州渔鼓演唱人才青黄不接,演出机会极少,已处于濒危状况。

 

澧水船工号子简介


 

 

    (采访船工号子传承人刘志生)             (“澧水船工号子”舞蹈表演)
    澧水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的一种。流行于湖南澧水流域。由于水流湍急、滩多、水情复杂,根据行船的不同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号子。大致可分为三种:(1)装载用的号子,装载较笨重货物时唱。号子简短有力,无唱词,多用哼、嗬、哟等。(2)下水用的号子,即摇橹号子,有“三幺台”、“平板”、“数板”、“高腔”四种。三幺台在风平浪静摇橹时唱,曲调较低沉,中等速度,歌词即兴编唱。平板又名“幺妹子嗬咳”,慢行船时唱,曲调高昂,速度较慢。数板在深水行船或两船比赛时唱,曲调是上、下两句,先领后和。高腔常在险滩急水行船时唱,曲调简短,接近口语,节奏明快急促,大部分无歌词,为呼喊之声。以上四种号子可以独立唱,也可联唱。(3)上水用的号子。有“拉纤号子”、“扯帆号子”、“换水号子”、“过岗号子”、“收纤号子”等。拉纤号子为浅水上滩行船时齐唱,一声高一声低,节奏整齐。扯帆号子一般是一领众和,曲调动听,无歌词。换水号子用摇橹号子的曲调。过岗号子是过渡和准备上滩时唱。收纤号子为收纤时唱,曲调与摇橹号子同。这些号子曾被编成一套歌曲演唱,并录有唱片(中国M——2553)。澧水船工号子是音乐节奏较强的民间音乐,也是我国劳动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音调,复杂的节奏变化和多声部的音乐织体,歌词内容脱口而出,触景生情,无需专门从师,全凭先人口授于耳。自明朝中叶形成以来,已有500多年历史,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特别是慢板、平板、急板三种唱腔各具特色,能有力刻划船工行船时那种坚毅、勇敢、勤劳的性格和气质,生动地表现船工们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从事撑篙、摇橹、拉纤时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2005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
    “澧水船工号子”原由商船的产生而形成,伴随着商船的发展而发展。亦由木板商船的消失而濒危。明朝中叶为“澧水船工号子”的萌发期,清末民初为盛行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便由盛转衰,现濒危失传。但文化部门对这一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非常重视,县文化馆举办民间音乐研究会、培训班,组织专人搜集史料,编辑出版《澧水船工号子》一书,县委、政府拨专款采取保护措施,才得以传承。早在1956年中央音乐研究所所长杨英浏带领的民间音乐搜集小组专程来常德、澧县采风,对澧水船工号子进行了专门收集整理。后由湖南省歌舞团组织排演,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汇演,获民间音乐一等奖,不久又经中央歌舞团民族乐团重新组排在京公演后,走出国门到莫斯科、匈牙利等国家演出获国际大奖,同时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唱片。1961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歌》第一卷重新刊登歌谱,1981年澧水船工号子又被选编在《湖南省民间歌曲选集》,列为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歌曲概论》中, 四川音乐学院宋大能教授定论:“湖南澧县的澧水船工号子,是十分著名而具有代表性的行船号子,它的艺术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在结构上已完整成套”。澧水船工号子是流传在澧水流域乃至全国的民间音乐代表作,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征,对弘扬我国民间音乐有着杰出价值。 

 

澧州皮影戏简介


 

 

         澧州皮影戏乐队演出                   澧州皮影戏艺人演出
    澧州皮影戏是流传于澧水流域及周边地区具有特殊表演形式的地方传统戏剧,原名“灯戏”,俗称“影子戏”,相传始于汉,最初以还愿戏出现,至北宋已盛行。
    澧州传统皮影戏,用牛皮或硬纸片雕刻成人物、动物或静景影型。人型高约三十公分,无色,侧面,单腿,独臂,肩上和手上各配一根操作杆。物型(如桌、椅、金殿等)稍具透视感。演唱时,在矮台上置银幕(俗称“影盘”)一方,由1人“提影”,将影型贴近银幕,提动操作杆,通过灯光(植物油灯),使影型在银幕上表演各种动作。其他人分司各种乐器和分唱各个角色。皮影戏用澧县地方语言,音乐、唱腔为荆河戏路子。常演剧目百余出,以神话戏为主。多为民间喜庆、还愿、敬神等活动进行演唱。艺人们常年在农村室外演夜场,往往通宵达旦。据艺人迭代相传,宋代末期,澧县就有皮影戏班从事演唱活动。以后时兴时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还有二十多班分散在全县各地。皮影戏班多数以一家为主,由三、五人组合而成,且代代相传,人称“皮影世家”。今澧澹乡白杨村的“曲家班”、澧南乡前进村的“向家班”、甘溪乡古堰头村的“游家班”等,就是数代从艺、祖孙同台的“家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民间敬神、还愿等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