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1979年2月,据县委宣传部通知精神,县皮影队恢复活动后,常年在本县和安乡、临澧、石门、常德、汉寿等地农村演出。到1981年止,两年多时间共演出775场,观众达五十多万多人次。艺术上进一步改革,彩色皮影加高到70公分左右,侧面单眼改成立体双眼,使人物影型活动自如,飞禽走兽生动逼真。同时扩大银幕,运用电光布景,配上扩音设备和幻灯字幕,增强了影视效果。1980年4月,县皮影队参加全省皮影戏调演,演出大型神话剧《火焰山》获第一名,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演员傅冠其、张仕英当选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湖南分会理事。1982年和1983年,县连续举办两届民间皮影戏会演,分别有11个队和14个队,226人参加演出。到1989年,全县共有皮影队17个。
在现代科技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到2009年,全县只有5个民间皮影队还具有表演能力,再加上老艺人相继谢世,年轻人又热衷于外出打工,人才青黄不接,濒危情况严重。所以,发掘、抢救、保护澧州皮影戏这一具有艺术价值和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澧州花鼓戏
下乡送戏 主要道具
澧州花鼓戏是湘北别具风格的一种地方戏,当地群众多称为“花姑儿”,外地人又叫“克克腔”,还有的叫“杨花柳”。源于当地的民间歌曲、舞蹈、竹马马,早期为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后增加小生,为三小戏。约于清朝末年开始形成大本戏,剧目有《姜女寻夫》、《潘金莲裁衣》等。
澧州花鼓戏以澧州方言为舞台语言,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尤以哭唱悲剧见长。迫于反动统治阶级对花鼓戏的歧视与摧残,花鼓艺人为了生存,也学会了一些荆河戏,形成了“半台花鼓半台戏”的模式。澧州花鼓戏因所反映的只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家庭琐事,并时常将市井上的俗言俚语不加修饰的搬上台,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排斥,并定义为有伤风化,不准进入城乡市镇和宗族祠堂的淫戏。花鼓戏是澧水流域一带群众基础最深厚,影响最大的地方戏剧。它的唱腔音乐为曲牌连缀体,分正调、打锣腔、小调三大类。正调中的正宫调是澧州花鼓戏代表性曲调,基本格式规整,由上下过门,上下句唱腔四个部分组成。板眼上有一流、二流、三流、导板、散板、垛板等板式,还有欢腔、悲腔的区别。正宫调凭着华美的旋律,奇特多变的演唱方法,成套的板式变化,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用假嗓演唱乐句尾音的唱法——即“阳搭仄”或“金线吊葫芦”,音域从低音区陡然翻到上高音区,技巧之高,声音之美,世所罕见,屡获专家击节赞赏,成了澧州花鼓戏的看家法宝。主奏乐器为大筒,笛子唢呐皆为兼职,只吹曲牌,武场以土锣,双钹为其特色。
澧州花鼓戏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富有艺术魅力的剧种,它曾红遍澧州大地,享誉海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电视、录像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全国戏剧的大滑坡,人民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前活跃在澧州大地的各个花鼓戏老艺人逐个谢世,青年演员不断流失,澧州花鼓戏正处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濒危状态。因此抢救与保护澧州花鼓戏已是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