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城头山
城头山是我的故乡,在澧县澧阳平原中部的车溪乡南岳村徐家岗拔地而起。山上面积228亩,有七八户农家常住,稻、棉、瓜、果布满高低不平的丘岗,山脚护城河环绕。小时候听母亲说,每逢清明节前,七邻八舍的妇人们,都要提着自己竹编的篮子,到一棵传说是“神茶”的野茶树边采茶敬神,然后将敬过神的鲜茶叶弄回家里制炒手揉干燥后作为上等茶叶供奉祖先、招待稀客。就是那些粗叶片,喝了就神清气爽,发烧、惊厥、拉肚子、呕吐什么的,统统能治。
1958年,“大跃进”把这棵树挖了当了柴烧,急得山上山下的男人们都哭了。几年后,我的母亲重病不起。可是,当一听到我要去北京参加“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的消息,她竟然离开了日夜作伴的病床,又是炒炒面,又是缝干粮袋,又是做新衣裳,又是讲城头山的故事。我们出发北京的头一天,母亲把我叫到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叮嘱我:“我们家在城头山上住了多年,这里有许多谜,比如为什么这山怎么看也不像自生的山,那又是什么山?为什么山上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遗迹,那这城又是什么城?为什么山上的那棵野茶神树能为人治病却把它挖了?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就这么贫穷而无法改变?你们见了毛主席,千万要捎上一句老百姓心里的话:‘我们一定要摆脱贫困’!”可十年浩劫,城头山也未能幸免。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一个对考古事业有着强烈责任感和睿智眼光的年轻人,送进了城头山这座神秘的古城。他就是时任澧县文物考古专干的曹传松。曹传松和他的老师们一起,在城头山安营扎寨,苦心发掘了20年,终于揭开了6000年古城之谜。从城头山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已经证明:城头山古城是大溪文化早期建造在汤家岗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最早的古城;城头山发现了65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城头山发现了最早最完整的祭坛。
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三项提名荣誉奖中,城头山就有两项列入其中,并相继列入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我还弄清了,那棵能为人治病的野生“神茶树”,与那些大溪文化制作的陶窑群和土陶茶杯一样,也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具有重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价值,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等内含成分比普通茶叶含量高”的澧县小叶野生茶。
我爱我的家乡城头山,这里不仅有传承了6000年野茶的神韵飘香,更是一本“重写中华古史”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