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遗址考古

发掘经过

时间:2011-3-30 13:43:57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点击:16487次

    1979年7月县考古工作者曹传松和王本浩到车溪南岳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初步判断系古遗址或古墓。回县后,曹传松向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汇报城头山的新发现。此事引起省考古专家的关注。1981年6月,楚文化研究学会在长沙成立。会议期间,该会会长、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俞伟超,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至喜等来城头山实地进行考察,并采集部分陶片标本。1991年10月起,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何介钧带领下对城头山进行挖掘,历时11年。
    1991年10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第一次实测,并对城墙西南转角进行解剖。实测结果:城外圆直径325—340米,内圆直径315—325米。城内中心点现存地面高程46.8米,较城外平原变3.6米,城内面积约80000平方米。城门未筑在正方位的轴线上,南门为偏西13o,北门为偏东13o,东门为偏南4o,东、南门豁口均宽30米,两旁有高出豁口2—3米,比城垣主体低1—2米的平台,长、宽均在15米左右。北门现存宽度32米,门内东西37米,南北32米略呈团圆形大堰,堰水通过北门水道与护城河相通。护城河宽窄规整,宽35米。大多段落距城墙外坡仅2—3米,南、东门外城墙与护城河之间呈尖角状突出,最大距离达40—50米。城内文化遗存,文化层最厚处在城东,深达5米。在城墙西南转角开1条26米,宽1.5米的探沟。此次探掘以墙体内坡上叠压的最早一期(即9层)遗存作为建城时间的下限。该层出土有鹰咀装饰的盂形器、沿向内凹的高领罐、上腹较短的双腹豆和直壁高圈足杯等,均为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典型器物,并将筑城时间定为屈家岭文化中期,距今4800年,成为当时已发掘的中国最早的一座城。
    1992年,进行第二次发掘。清理东门口豁口外河卵石地面,向东略作倾斜,西至豁口处结束,长8米,宽12米,铺满卵石。卵石面疑作散水排水用,其上即为耕地层,从地层关系确定属屈家岭文化早期形成;在城东部紧靠城墙内坡开方400m2,城内堆积从上至下依次为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屈家岭文化(早、中、晚期)、大溪文化(1—4期),探方下层为早于大溪文化的汤家岗文化地层,在地层发现纵横不深的沟。整个文化堆积超过4米,探方区最东部分发现原始地貌为由东南向西北走向的凹槽。在发掘区西南探方内,发现数十座大溪文化早期的棺葬,除2座有1—2件大溪文化早期陶碗,釜随葬外。另有多座台基编竹夹泥方式建造的大溪文化时期房基,几座房屋围绕一个大灰坑,灰坑径达5—6米,深3—4米,有台阶上至各座房屋地面。1992年,城头山被评为199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93年,进行第三次发掘。发掘时,以城中心点出发向东、南、西、北四方沿中轴线隔若干米开—2×5米的探沟。东、南两面探沟穿过东南城墙。在西南、东,南穿过城墙的探沟内均发现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外坡下压着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沟。西南转角探沟往西延伸贯通,揭出城墙壁基脚宽达34米。东、南城墙探沟贯通,基脚宽近40米,大溪壕沟宽10米,深4米,底部平整。南城墙壕沟外坡用竖立木桩、芦席、横木条和子篾扎紧成篱笆状护坡设施。南城墙下发掘长2米,宽10米面积壕沟的淤泥内出土近百种植物籽实,包括稻、冬瓜、葫芦瓜等栽培作物,因淤泥隔绝空气,保存完整,葫芦瓜呈金黄色。还有多种动物骨骸、人骨头、芦席、麻布、有卯榫结构的木构件、有穿洞安足的凳面。
城内偏西北部位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城东部、中部偏东、中部偏西,发现密集的房屋建筑遗迹、红烧土居住面;城中和城正北,发现2处陶窑。东城墙城墙解剖剖面似有比屈家岭文化更早的筑城迹象,城墙西南转角探沟,发现墙基中段下压着一层文化层,内出细弦纹黑皮陶高领罐、黑陶簋形器,器物时代晚于大溪文化四期。将这时期的上限推前到屈家岭文化早期即距今5200—5300年,系屈家岭文化早期城。
    1994年,进行第四次发掘。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发掘分四个区。
   Ⅰ区为拓宽对南城墙的解剖,发现大溪壕沟被一工人夯筑土台截断;疑是大溪文化时期所筑城的城门一边的建筑台基。
    Ⅱ区为居住区,在城西偏南。发掘区400平方米,在距地表1.2米处发现2座房屋,均属屈家岭文化早期。
    Ⅲ区为中部的制陶作坊区,在400多平方米的发掘区内清理7—8座大溪文化陶窑,其中有专门烧红砖土块作建筑材料之用的。这些窑,除1座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外,余均为大溪文化早、中期。屈家岭文化时期部分陶窑被整平,改作房基。在发掘区北部隔墙下,清晰露出制陶作坊区,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
    Ⅳ区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区。墓区发掘从1993年冬开始,1994年冬和1995年春继续扩大发掘(第五次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墓区主要部分均在发掘区内。较上层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瓮棺葬,夹有少量土坑墓。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近600座,出土石器和可修复陶器3000—4000件。随葬器物最丰富的M425,随葬陶器达100余件。
    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进行第六次发掘,发掘时,将城墙西南转角探沟展宽。经过1个月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发现城头山城墙先后4次筑造的地层叠压关系。
    第一次筑造于大溪文化早期。夯土分两大层。由大溪文化壕沟开口往东将生土削成斜坡,然后夯筑。现残高2米,墙基宽10米,顶面近平。其内坡被1个灰坑打破。灰坑中出土粗泥釜、红衣粗弦纹厚陶片,时代属大溪文化二期,均趋近6000年,共同组成防御体系,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墙。墙残高度仅有2米,加上其原生土削成的斜坡和紧接的壕沟4米深度。这样,把城头山建城的时间由1993年认定的5300年又朝前推进700年。
    第二次筑城,城的顶面与第一次筑城顶面在一条平行线上,其外坡将大溪文化早期壕沟填塞一部分,墙基下直接压着大溪文化三期的陶片,如圆唇高领红陶罐等。其上为第三次筑城,这一期工程浩大,其顶面仍偏外,与1、2次顶面仍在一平行线上,墙基向内外两方加宽,所用土,仍取自城外较深地层的原生土大块,取土后,城外形成护城河,而所取土又堆叠成城墙。
第四次筑城工程浩大,主要向城内方向加宽,夯土层为一层大块土夹一层河卵石,与第3次所筑城界分明。城墙顶部已加宽至13米,而墙基宽至37米以上。此次筑城土方粗略估计10万方。这时城墙内坡和顶面上叠压有使用时形成的文化层,顶面上仅有石家河中期文化层,表明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