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遗址考古
发掘经过
时间:2011-3-30 13:43:57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点击:16490次
此时已逐渐废弃,而叠压成坡最底一层堆积为屈家岭文化中期,有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墓葬打破内坡,其时代属于屈家岭文化中期。
这次重新发掘东城墙探沟时,印证西南城墙转角四次筑城的地层关系,发现大溪早期与壕沟同时的城墙,同时发现其上与西南转角探沟每次筑城相对应的夯土层和夯土层之间的文化层;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遗迹。
1997年冬,进行第七次考古发掘。经过发掘,城头山已为世人所知,各种传媒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报导。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史前时期文化大遗址。1996年,对城头山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也已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1998年冬,进行第八次发掘。此次发掘主要揭露祭坛,并对南城墙所压溪文化壕沟进行扩大发掘;同时在东城门亦进行发掘,发现建城之前汤家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存。
1999年冬,进行第九次发掘,此次重点对城南部位发掘。发现第一、二期城通往城外的通道,同时发现大溪文化一期早段(建筑前)的稻田遗迹。
2000年冬,进行第十次发掘。此次对城西北部发掘。发现大溪文化时期所筑一、二期城墙的环壕。
2001年,进行第十一次发掘,重点对2000年的考古发现作补充发掘,证明大溪文化时期城北垣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北垣之南约30米,表明几个时期的城垣并非完全重合。同时,对中心偏西南方位原揭露出屈家岭文化早期有夯土台基的大型房址周围扩大发掘,在这2所房址的西边,又发现1座有廊檐结构、近百平方米的不同间大分间大型厅堂或庙式建筑。在东门内1998年发掘区之西,新开探方500余平方米,发掘近百个祭祀坑。
除遗址现场之外,历年发掘成果还包括各种陶器、玉器、竹编和苇编织物、动植物骨骸和籽实、舟船部件和其它木构等3—4000多件可移动文物。现分别收藏于省博、省考古所及考古工作站等处。
这次重新发掘东城墙探沟时,印证西南城墙转角四次筑城的地层关系,发现大溪早期与壕沟同时的城墙,同时发现其上与西南转角探沟每次筑城相对应的夯土层和夯土层之间的文化层;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的水稻田遗迹。
1997年冬,进行第七次考古发掘。经过发掘,城头山已为世人所知,各种传媒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报导。1996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史前时期文化大遗址。1996年,对城头山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也已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
1998年冬,进行第八次发掘。此次发掘主要揭露祭坛,并对南城墙所压溪文化壕沟进行扩大发掘;同时在东城门亦进行发掘,发现建城之前汤家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存。
1999年冬,进行第九次发掘,此次重点对城南部位发掘。发现第一、二期城通往城外的通道,同时发现大溪文化一期早段(建筑前)的稻田遗迹。
2000年冬,进行第十次发掘。此次对城西北部发掘。发现大溪文化时期所筑一、二期城墙的环壕。
2001年,进行第十一次发掘,重点对2000年的考古发现作补充发掘,证明大溪文化时期城北垣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北垣之南约30米,表明几个时期的城垣并非完全重合。同时,对中心偏西南方位原揭露出屈家岭文化早期有夯土台基的大型房址周围扩大发掘,在这2所房址的西边,又发现1座有廊檐结构、近百平方米的不同间大分间大型厅堂或庙式建筑。在东门内1998年发掘区之西,新开探方500余平方米,发掘近百个祭祀坑。
除遗址现场之外,历年发掘成果还包括各种陶器、玉器、竹编和苇编织物、动植物骨骸和籽实、舟船部件和其它木构等3—4000多件可移动文物。现分别收藏于省博、省考古所及考古工作站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