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快讯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学术意义专家论证会专辑

时间:2011-6-7 09:37:50 来源:未知 作者:城头山管理处 点击:57543次
化(一、二、三、四期),部分探方最下层为早于大溪文化的汤家岗文化地层,并在这一层发现纵横但不深的沟,当时不知作何用途。整个文化堆积超过4米。在探方区的最东部分发现原始地貌为东南向西北走向的凹槽,但未找到外缘,故不知宽度,有一定深度,因降大雪,发生大坍塌,未能发掘到底。回想起来,似有土埂,埂面和凹槽局部到底处有大量铁锰结核的细小颗粒,是否为稻田,今后发掘应可探明。发掘区的西南几个探方内,发现了数十座大溪文化早期的瓮棺葬,除2座有1-2件大溪文化早期的陶碗、釜随葬外,余均无一随葬品,且有身首分离的现象。现在回想起来,极似筑城时祭祀,但当时未意识到屈家岭文化之前有更早的筑城行为,所以未能清醒地加以认识。另外还清埋了多座有台基的编竹夹泥方式建造的大溪文化时期的房基,几座房屋围绕一个大灰坑,灰坑径可达5-6米.深3-4米,有台阶上至各座房屋地面。由于1992年诸多新进展,城头山被评为199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93年,考虑到需要对城的布局作全面了解,以期更有目标地进行大面积发掘,以城中心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方沿中轴线隔若干米开一2×5米的探沟。  东、南两面的探沟穿过东南城墙。这样,在 1993年冬的发掘有以下重要发现:1.在西南、东、南穿过城墙的探沟均发现了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墙外坡下压着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沟。西南转角前两年所开探沟往西延伸贯通,揭出城墙基脚宽达34米。东、南城墙探沟贯通,基脚宽近40米,大溪壕沟宽10米,深4米,底部极为平整。由于三个方向均揭露出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沟,因此推论为围绕当时的聚落(与后来屈家岭文化时的城面积等大,完全重合,因尚未认识到有壕沟同时的城墙,所以当时认为是一个大聚落)一周,长一千余米。南城墙壕沟外坡有用竖立木桩,芦席、横木条和子篾扎紧成篱笆状的相当紧实的护坡设施,出土时保存得惊人的完整。2.在南城墙下发掘的长2米宽10米面积的壕沟淤泥内,出土了近百种植物籽实,包括稻、冬瓜、葫芦瓜等栽培作物,因淤泥隔绝空气,保存完整,葫芦瓜甚至还呈金黄色。还有多种动物骨骼、遗骸,如牛、鹿、象、猪、鸟类、鱼类、螺、蚌,也有人骨头,还有芦席、竹席、麻布等织物,有榫卯结构的木构件,有穿洞安足的凳面,十分精致的木桨和长2米多的船艄。壕沟逐渐淤塞后,采取了用黄土、木炭渣、卵石拌和锤实的多层硬面,每层厚5厘米,表面平整,各层之间铺沙,其上铺一层草木灰,然后再筑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墙。这些硬面用镢头加以击碎,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基础牢实,以免城墙下陷。3.在城内偏西北部位发现了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后证实为大型墓葬区。在城东部、中部偏东、中部偏西,发现密集的房屋建筑遗迹、红烧土居住面,在城中和城正北,发现两处陶窑,以后证实是两处制陶作坊区。4.东城和南城墙解剖剖面似有比屈家岭文化更早的筑城迹象,但当时未能得出清晰的认识。5.城墙西南转角的探沟作再次清理,发现墙基中段下压一层文化层,内出细弦纹黑皮陶高领罐、黑陶簋形器,这些器物时代晚于大溪文化四期,但早于典型的屈家岭文化时期,湖南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的遗存划为屈家岭文化早期,而外地部分学者将其划为大溪文化第五期,这是文化分界的不同意见,但绝对年代距今5200-5300年则是肯定的。我们依湖南学者意见,将这时期的上限推前到屈家岭文化早期即距今5200-5300年,所以以后~段时间的报道均称屈家岭文化早期城。
    1994年,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发掘,集中了近五十名考古工作者,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工作时间近三个月,发掘分四个区。l区为继续拓宽对南城墙的解剖,发现大溪壕沟被一人工夯筑土台截断,疑是大溪文化时期所筑城的城门一边的建筑台基,因此向北扩大发掘,以期找到相对应的土台,以求证实该处为大溪文化时期城的南门,后因工程过于浩大,加上冰冻开始,只得在1995年元月暂停,待今后更进一步做工作。但更加加强了在屈家岭文化城(即现在地面能见到的)之前可能有更早的城的怀疑。II区为居住区,在城西偏南。发掘区400平方米,在距地表1.2发现了两座房屋,均属屈家岭文化早期。一座建造相当规整、高60-80厘米的夯土台基上,前后套间。左为大居室,右为大厨房,一排4个方形灶,并遗留下多件较完整的陶质食器。另一座为中间走廊、两边门道对向走廊的排房,共十多间,每间面积仅4-5平方米,无火塘灶坑。两栋房屋的墙基、墙体下部,门道、柱洞均保存很好。在大房子北面有由西向东贯穿整个探方区的大路,用红烧土块铺成,宽约2米,两旁有排水沟,层位较上述两
座房早,可能属大溪文化时期,沿用至屈家岭文化时期,东段有被石家河文化破坏的痕迹。在屈家岭文化的房子之下,1 993年探沟暴露出还有多层房屋,但因此时我们还认定城头山建城为屈家岭文化早期,那么这两栋房即与建城同时,而且因保存好,便于展示,考虑到以后可能修建遗址博物馆,极合适作一景点,因此进行发掘至这一层面未继续下挖。后澧县政府将这一区块土地征收,并由县文管处架设了保护棚,四壁加砌了砖以防坍塌,现在来参观的群众甚多。…区为中部的制陶作坊区,在400多平方米发据区内,清理了7-8座陶窑。其中有专门烧红砖土块作建筑材料之用的。石兴邦先生对此高度评价,认为是砖的前身。有的是专门烧某类陶器的。如近邻北面的一座窑,全出一种腰鼓形支座。这些窑,除一座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外,余均为大溪文化早、中期。屈家岭文化时期,部分陶窑被整平,改作房基。与陶窑组合一起的有料坑、贮水坑、工棚。料坑中残存浅黄色粘土,当为就地取材,因这一范围内原生土的最上层保留有1米多的浅黄色粘土,是用作陶器的最理想土质。发掘发现了数条取土坑道。在发据区北部隔墙下,清晰露出数座大型陶窑局部,只好待今后再行发掘了。如此完整的制陶作坊区,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第五区为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区。墓区的发掘从1993年冬开始,1994年冬和1995年春继续扩大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墓区主要部分均在发掘区内。较上层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的瓮棺葬,夹有少量土坑墓。往下,以土坑墓为主,但又夹杂少量瓮棺葬。墓葬层层叠叠,达6-7层之多分布密集程度前所未见。共清理近600座,出土石器和可修复陶器3000-4000件。随葬器物最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