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术研究 > 遗址考古

重要考古发掘点

时间:2011-4-18 14:24:05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点击:22592次

西南城墙剖面

 

    从1991年开始,历经1992、1993和1996、1997四年的发掘,最后观察到西南城墙的探沟南剖面的堆积情况,发现有四次大规模筑城的过程,形成相应的四期城墙。从下到上累次加高,每期城墙都有内外坡的堆积层,其依次堆积情况如下:
    第一期城墙,距今6000年左右。直接筑造在原生土面上,呈丘状,墙基宽11米,墙体最厚处1.5米,外坡坡脚已处于徐家岗台地西缘。红黑色黏土筑造,未见明显的夯筑痕迹。
    第二期城墙:距今5800年左右。在第三期城墙筑造的时候,第一、二期城墙已经存在,它们的外坡堆积已把其外第一和第二期环壕基本淤满,第三期城墙直接压在第二期城墙之上,而第二期城墙又是在第一期城墙基础上加高形成的。
    第三期城墙,距今5300年左右。顶面与第四期城墙顶面平齐。可见筑造顺序为:首先在构筑墙体最底部时用颜色略浅的黏土平整铺垫厚约20厘米的一层作为垫底,然后在第二期城墙内坡上段依坡势铺筑一层厚约80厘米的深黄色胶泥,然后再堆筑城墙的主体部分。城墙最厚处近3米。纯黄胶泥略加夯打,因年代久远,土层显得很紧实,有四个不太明显的夯层,但与第四期城墙有明显区别的是,筑土中基本不见河卵石,与第四期城墙接触的坡面有一层明显的铁锰结核,显示它们属不同时期筑造。
    第四期城墙,距今4800年左右。墙体顶部直接压在耕土层下,内外坡均从西向东倾斜,底部近平,因此在剖面上呈现的形状近于平行四边形,其实是依第三期城墙内坡向东扩宽形成,底部东西长约11米,最厚处2.75米。浅黄色胶泥,土质纯,内加大块青灰色胶泥,显然取自原生土层深部,每隔40~50厘米,粗略的夯筑一层,层面可见不太清晰的夯窝,墙土中留存有大量大块的河卵石,推定为夯筑工具,不见文化遗物。

 

居住区遗迹

 

    保存较好,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有三座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房址,集中的分布在城址中心附近。它们均筑有四面坡下的黄土台基,而后再在台基面上挖基槽,修整居住面,然后起建。平面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一座是小型排房,中间为走廊,两边对称分布小房间,单个居室面积仅3~5平方米,表明已有分室而居的现象;一座是套房,前为餐厅,后为有四个连体灶的厨房;另一座是大型殿堂式建筑,室内面积达到63平方米,可能是祖庙。房屋因使用功能不同而出现结构上的分化,是这一时期房屋建筑的一大特点。代表了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建筑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屈家岭文化早期聚落的珍贵资料。

 

墓葬区遗迹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主要分布在城中西北,墓地有一定规划。
    土坑墓:均为竖穴土坑。以长方形占绝大多数,也有略呈正方形和圆角方形的。四壁较直,平底。墓坑大小不等,随葬品较多的墓葬的墓坑也较大。一般墓的墓坑长150~200厘米,宽50~100厘米,深10~30厘米。无明显的葬具痕迹。个别较大的墓葬不排除使用葬具的可能。无固定的方向,以东西向居多,头多朝东。人骨架保存都不好,仅极少墓残存几段肢骨。从随葬品情况来看,应多为单人二次葬。随葬品大多分布在墓坑的两侧或两端,少数墓放置于墓坑中部。以陶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石器和玉器。一般比较重要的或珍贵的器物往往放在推定为人骨架的近旁,如石环、陶杯、玉璜、玉坠等。随葬品较多的墓还将器物分层放置。屈家岭文化一期墓葬随葬品的器物,主要为细泥黑陶,少数泥质红陶。器物组合为鼎、壶、豆、碗、罐、簋等。此外还有瓶、曲腹杯等,明器化的特点很明显。第二期器物的陶质陶色没大的变化,但出现了灰陶,器物组合方面则少见簋和曲腹杯。鼎、壶、豆等的形式也有了变化,豆、碗等出现双腹。第三期器物除泥质黑陶外,泥质灰陶的比例有了增加,不见红陶。豆的形态变化较大。陶杯也有了多种形式。但器物组合方面不见簋和曲腹杯。
    瓮棺葬:墓坑按平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几种,均为 竖穴。坑壁可分为斜弧壁、斜直壁两种。坑底加工成平底或寰底。坑壁大小与葬具具有密切关系。以釜为葬具者,墓坑较大;以缸为葬具者,墓坑较深。坑口直径大多在20~50厘米之间。这样时期的瓮棺葬没有统一的墓地,都是与土坑墓杂处,并与土坑墓存在叠压与打破的关系。一批屈家岭文化三期瓮棺葬则集中分布在墓地的东北边,当属于整个屈家岭文化时期墓地由西至东的延伸部分。葬具以陶釜、陶罐、陶缸为主,多为实用器。用作盖的器物有陶碗、钵、盆、圈足盘、豆、器盖等。葬具口大多朝上,也有少数斜置。有的在盖底部特意打一小洞,当是反映了某种丧葬意识。一般没有随葬品,也有个别是在葬具内随葬小件陶器。从葬具的情况看,应为二次葬。

 

制陶遗迹

 

    已发掘10座陶窑, 其中7座位于城址中部。有的专门烧红烧土块作建筑材料,有的专家认为是砖的前身。有的专烧一种腰鼓形支座。还发现与陶窑有密切关系的多个灰坑和灰沟,有的灰坑疑为烧制陶器的取土坑、泥坑或贮水坑,有的灰沟疑为取土坑道和出灰沟。另外,邻近还有多座仅见柱洞,不见基槽,有可能为简易工棚一类的建筑。它们与邻近陶窑一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陶区。这些陶窑、灰坑、灰沟和简易工棚一类的建筑都属于同一时期,即大溪文化第三期。
    制陶区规模之大,设施之全,保存之完整,在史前考古中实属罕见。


稻田遗迹

 

   1996年冬,在解剖东城墙时,在第一期城墙和最早的文化层之下,原生土之上,露出纯净的青灰色静水沉积。从局部所开小探沟的剖面观察,可以看出一根根往下伸展的根须或留下的痕迹,由此可辨识出当时采用的是撒播。在土样中还拣选出炭化稻谷、蓼科、竹叶、田螺等动植物标本。1997年冬,清理出西北-东南走向的3条田埂。三条田埂之间形成长条形的二丘田,这二丘田均是选取较低凹槽稍加修整而成的,同时保留了田埂部位。对稻田下层的泥土用光释光方法测年,均为6629±896年,属于汤家岗文化时期。表明城头山的古稻田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全世界也是目前发掘所见年代最早的。在发现古稻田同时,还发现了与水稻田配套的原始灌溉系统,有水坑和水沟,均位于稻田以西的原生土层面高出稻田的地方。水坑和水沟无疑是与稻田配套的设施,这说明当时已有较为原始的灌溉系统。

 

祭祀遗迹

 

    1997年冬在东城墙内,发现了用纯净黄土夯筑的祭台。祭台大体呈不规整的椭圆形,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间部位最高,向周边倾斜,南北长径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