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中国城头山世界稻作文明论坛
时间:2017-9-27 08:44:0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115859次
水稻。
从我的描述可以看出湖南出土的碳化水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碳化米非常多碳化谷比较少,碳化水稻留给我们的仅仅就是一个水稻碳的外形,因此,我们只能用形态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也曾经尝试过DNA研究,对于碳化稻谷就是粒形、芒、芒土的刚毛和刚才郑教授说的小穗头。碳化米,我们原来一般是说粒形,最近我们研究了一个新的方法,利用水稻胚对它进行研究。
这个是芒,这个是普通野生水稻,我们知道普通野生稻这中间有一个长长的芒,栽培稻有这种长芒也有没有这种芒的,所以我们在考古遗址中如果发现了这种水稻,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属于栽培类型的。考古中我们确实发现了这种芒这个是尖型的,我们通过大量考古学实验,我们证明这区间是属于这种平行的。而这种属于芒的,我们统计在我们澧阳平原种植的水稻,然后我们统计这种类型看看它大概这种单品类的类型到底少了多少。证明这种平的属于有芒类,这种属于无芒类,我们统计澧阳平原出土的这么多水稻,统计这种类型看到这种栽培水稻类型占了多少比例。八十垱遗址栽培水稻类型占23.33%。刚才郑老师做了湖南小穗种,所以我直接把结果放到在这里,从到到晚,宋家岗等一次60到90%,所以看到鸡叫城拘禁35000年的时候那时候跟现在的栽培到非常接近了。
刚才说的稻谷,现在看水稻的稻米。普通野生稻一般栽培稻粒形是瘦形的,我们把它做成这种图,直线上是栽培稻分配区域,我们把考古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投影在这个图片上,统计直线上跟现在栽培稻分布在一起的碳化水稻含量,统计结果这个是八十垱是最早的,那时候粒形有80%多跟现在的栽培稻是一样的,其它的这边依次是这样的。
最近我们对水稻的胚进行了研究,就是平时吃的稻米下面的凹缺部分,这个部分是水稻长油苗从这个地方萌发的,现在知道栽培稻有近繁殖的,当稻谷吸收水平之后胚芽体不断长大然后长成有二,野生稻不用种子靠根发芽,因此不用种子种子这部分不受刺激。
这两边这两个是栽培水稻,这个是普通水稻,所以看到不受刺激以后普通水稻的胚芽比栽培水稻小很多。同样进行了现代水稻的栽培水稻数据放在这个图片上,直先上是栽培水稻分布区域,考古碳化水稻投影在这个图片上,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八十垱遗址发现水稻栽培60%,到鸡叫城占到90%,这隔壁李非常高。从这里可以看出水稻驯化过程中不同的部位驯化速度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跟我们人在进化过程中毛发和皮肤演化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地方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综合判断一个考古遗址出土水稻的到底是野生还是栽培,怎么确定呢?
假如我们出土完整的碳化水稻会引入一个判别公式方法对这个进行判别,用碳化水稻粒宽、粒厚等做一个判别公式,最终得到这个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判别公式,最后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比例,距今8000年栽培类型47.14%,其它的都可以看到,为了展示区域性变化,这个地方用了一个数据,距今5000年的时候水稻栽培类型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了。
我们作宋家岗遗址的,这张图可以看出彭头山文化早期宋家岗遗址水稻栽培稻类型占该占20%,到城头山文化中晚期水稻栽培净化到40%多。汤家岗文化到了70%多,所以说到了5000年时水稻的栽培类型已经跟现在的栽培水稻非常接近了。这个是我们综合判别的方法,这个是假如说水稻里面出现不同部位,都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分析。
最后说一下结论,从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水稻的驯化是一个渐变国家,水稻驯化过程种不同部位变化速度不同,距今5000年左右考古遗址出土的水稻形态基本与现代栽培水稻一致,针对考古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类型及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谢谢大家!
主持人:论坛二已经结束,下面进入论坛三。有三位演讲嘉宾。
16:45-17:30 论坛三: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遗论证会(45分钟)
主持人:
嘉宾主持:郭伟民
演讲嘉宾:
杜晓帆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农业部全球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 瑾 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副总工、遗产展示利用研究所所长
杜晓帆:首先感谢主持人的介绍,给我安排这个题目,我对城头山了解非常少,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农业文明相关的一些文化遗产,可能有一些内容不一定非常的全面,不一定准确,我匆匆忙忙做了一下统计。
关于世界遗产现在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澧县旁边的张家界以及中间的老司城都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概念在1972年之后从1978年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12个世界遗产,之后到1985年中国才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现在看起来世界遗产概念大家非常清楚而且了解非常多,但是又回顾到以前,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整个社会对世界遗产关注度还是非常少,无论是社会关注度还是学术界的关注都很少,到今天已经都是整个社会对世界遗产了解非常多。到今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之后世界上有1073项世界遗产分布在167个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国家中还有很多没有进入世界遗产,他们这个国家还没有加入,现在167个国家有世界遗产。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觉得世界遗产应该也不用再评了,数字应该有一个限制,没有想到现在世界遗产申报势头非常还是热,在中国可能面临着一堆清单的有一百多项世界遗产,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这个速度现在已经放得很缓慢,因为只能申报一项。对我们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文化景观,从1992年开始中国现在已经有五项遗产成为文化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时间关系不介绍了。
说到农业还是有一些延续性,今天在城头山遗址现场考察的时候,我和几位专家还在聊,稻作文明更早的7000、8000年也好,延续到今天,可能我们现在的环境气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稻作的文明还是在延续着,有延续性的文明可能和我们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相关的。现在照片上的这个村子是贵州一个汉族的村子,很少,在贵州看到的都是苗族、侗族或者其他水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比较多,这样的汉族村长比较少,600年前从江西的一些人迁移到这里的,他们也有稻作文明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农田,在做规划的时候做了一个图,无论是哪个文明也好,为什么想做成将来城头山
从我的描述可以看出湖南出土的碳化水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碳化米非常多碳化谷比较少,碳化水稻留给我们的仅仅就是一个水稻碳的外形,因此,我们只能用形态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我们也曾经尝试过DNA研究,对于碳化稻谷就是粒形、芒、芒土的刚毛和刚才郑教授说的小穗头。碳化米,我们原来一般是说粒形,最近我们研究了一个新的方法,利用水稻胚对它进行研究。
这个是芒,这个是普通野生水稻,我们知道普通野生稻这中间有一个长长的芒,栽培稻有这种长芒也有没有这种芒的,所以我们在考古遗址中如果发现了这种水稻,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属于栽培类型的。考古中我们确实发现了这种芒这个是尖型的,我们通过大量考古学实验,我们证明这区间是属于这种平行的。而这种属于芒的,我们统计在我们澧阳平原种植的水稻,然后我们统计这种类型看看它大概这种单品类的类型到底少了多少。证明这种平的属于有芒类,这种属于无芒类,我们统计澧阳平原出土的这么多水稻,统计这种类型看到这种栽培水稻类型占了多少比例。八十垱遗址栽培水稻类型占23.33%。刚才郑老师做了湖南小穗种,所以我直接把结果放到在这里,从到到晚,宋家岗等一次60到90%,所以看到鸡叫城拘禁35000年的时候那时候跟现在的栽培到非常接近了。
刚才说的稻谷,现在看水稻的稻米。普通野生稻一般栽培稻粒形是瘦形的,我们把它做成这种图,直线上是栽培稻分配区域,我们把考古遗址出土的碳化水稻投影在这个图片上,统计直线上跟现在栽培稻分布在一起的碳化水稻含量,统计结果这个是八十垱是最早的,那时候粒形有80%多跟现在的栽培稻是一样的,其它的这边依次是这样的。
最近我们对水稻的胚进行了研究,就是平时吃的稻米下面的凹缺部分,这个部分是水稻长油苗从这个地方萌发的,现在知道栽培稻有近繁殖的,当稻谷吸收水平之后胚芽体不断长大然后长成有二,野生稻不用种子靠根发芽,因此不用种子种子这部分不受刺激。
这两边这两个是栽培水稻,这个是普通水稻,所以看到不受刺激以后普通水稻的胚芽比栽培水稻小很多。同样进行了现代水稻的栽培水稻数据放在这个图片上,直先上是栽培水稻分布区域,考古碳化水稻投影在这个图片上,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八十垱遗址发现水稻栽培60%,到鸡叫城占到90%,这隔壁李非常高。从这里可以看出水稻驯化过程中不同的部位驯化速度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跟我们人在进化过程中毛发和皮肤演化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地方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综合判断一个考古遗址出土水稻的到底是野生还是栽培,怎么确定呢?
假如我们出土完整的碳化水稻会引入一个判别公式方法对这个进行判别,用碳化水稻粒宽、粒厚等做一个判别公式,最终得到这个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判别公式,最后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比例,距今8000年栽培类型47.14%,其它的都可以看到,为了展示区域性变化,这个地方用了一个数据,距今5000年的时候水稻栽培类型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了。
我们作宋家岗遗址的,这张图可以看出彭头山文化早期宋家岗遗址水稻栽培稻类型占该占20%,到城头山文化中晚期水稻栽培净化到40%多。汤家岗文化到了70%多,所以说到了5000年时水稻的栽培类型已经跟现在的栽培水稻非常接近了。这个是我们综合判别的方法,这个是假如说水稻里面出现不同部位,都可以对它进行一个分析。
最后说一下结论,从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水稻的驯化是一个渐变国家,水稻驯化过程种不同部位变化速度不同,距今5000年左右考古遗址出土的水稻形态基本与现代栽培水稻一致,针对考古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类型及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谢谢大家!
主持人:论坛二已经结束,下面进入论坛三。有三位演讲嘉宾。
16:45-17:30 论坛三: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申遗论证会(45分钟)
主持人:
嘉宾主持:郭伟民
演讲嘉宾:
杜晓帆 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农业部全球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 瑾 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副总工、遗产展示利用研究所所长
杜晓帆:首先感谢主持人的介绍,给我安排这个题目,我对城头山了解非常少,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农业文明相关的一些文化遗产,可能有一些内容不一定非常的全面,不一定准确,我匆匆忙忙做了一下统计。
关于世界遗产现在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澧县旁边的张家界以及中间的老司城都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概念在1972年之后从1978年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12个世界遗产,之后到1985年中国才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现在看起来世界遗产概念大家非常清楚而且了解非常多,但是又回顾到以前,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整个社会对世界遗产关注度还是非常少,无论是社会关注度还是学术界的关注都很少,到今天已经都是整个社会对世界遗产了解非常多。到今年7月世界遗产大会之后世界上有1073项世界遗产分布在167个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国家中还有很多没有进入世界遗产,他们这个国家还没有加入,现在167个国家有世界遗产。
上个世纪末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觉得世界遗产应该也不用再评了,数字应该有一个限制,没有想到现在世界遗产申报势头非常还是热,在中国可能面临着一堆清单的有一百多项世界遗产,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世界遗产,这个速度现在已经放得很缓慢,因为只能申报一项。对我们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文化景观,从1992年开始中国现在已经有五项遗产成为文化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时间关系不介绍了。
说到农业还是有一些延续性,今天在城头山遗址现场考察的时候,我和几位专家还在聊,稻作文明更早的7000、8000年也好,延续到今天,可能我们现在的环境气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稻作的文明还是在延续着,有延续性的文明可能和我们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景观相关的。现在照片上的这个村子是贵州一个汉族的村子,很少,在贵州看到的都是苗族、侗族或者其他水族等少数民族的村寨比较多,这样的汉族村长比较少,600年前从江西的一些人迁移到这里的,他们也有稻作文明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农田,在做规划的时候做了一个图,无论是哪个文明也好,为什么想做成将来城头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